饮食常识Manual
九游APP官网,【科普引领医路向前】中医防暑全攻略在此别再只知道“藿香正气水”啦!
“科普引领,医路向前”健康科普栏目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、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,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,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,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,让老百姓听得懂九游APP官网,、学得会、记得住。 今年夏季称得上是“全城热浪”,光在室外不动一会儿都能汗哒哒滴,网友都戏称这个夏天“命是空调给的”。同时,也有不少如“藿香正气冰美式”这样的花式防暑饮品问世。藿香正气其实是一种中成药,主要成分为藿香、茯苓、大腹皮、紫苏叶、白芷、橘皮、桔梗、白术、厚朴(姜炙)、生半夏、甘草等中药材,有解暑祛湿的作用。那么中医理论是如何看待“中暑”这件事的呢? 在中医理论中,暑邪是自然界“六淫”风寒暑湿燥火之一,它具有阳热、升散、易夹湿邪的特性。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,故暑邪伤人多表现为高热、心烦、面赤等症。同时,暑性升散,易扰心神,伤津耗气,可引发头昏目眩、烦闷气短、乏力等不适。暑季气候炎热多雨,湿气弥漫,故暑邪多挟湿邪为患,常兼见体倦身重、头重如裹、大便稀溏、胸闷呕恶等症。 中医认为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,分为阴暑和阳暑两种类型。《景岳全书》中云:“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”夏季暑湿较重,在这种情况下过多待在空调环境中、贪凉洗冷水澡或常吃冷食冷饮都容易导致阴暑发生,表现为头昏乏力、汗少或无汗、身体困重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舌淡、苔白厚腻、脉沉滑等。根据阴暑的发病特点,治疗上要解表散寒、化湿和中、常用的药物为藿香正气水。 平时常说的因气候过热发生的中暑则属阳暑范畴,多由外感暑热之邪、内因正气不足引起,表现为身热多汗、j9九游会网址,心烦口渴九游APP官网,、头痛头晕、小便短赤、精神不振、舌红苔黄而干、脉滑数等,治疗上要清热祛暑、养阴益气;若中暑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昏倒不省人事、高热无汗、手足痉挛、烦躁不安、胸闷气促的“暑厥”,必须进行紧急救治,治疗原则为息风止痉、醒神开窍。 人丹:功效清暑排浊、开窍醒神,可用于暑热引起的头昏目眩、胸闷恶心的轻症患者。 藿香正气口服液(胶囊、丸):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,用于治疗因外受风寒暑湿、夏季感冒、肠胃型感冒、急性肠胃炎、消化不良等疾病,是治疗阴暑的常用药物。 十滴水:功效祛暑散寒、和中止呕、辟秽化湿、升清降浊。用于因中暑而引起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肠胃不适等症状者。 风油精:功效祛暑解热、提神醒脑。可内服又可外用。口服,一次4~6滴。外用,适量涂擦患处。 在发现中暑先兆后,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,能有效防止厥脱证的发生。 中暑轻症,伴头晕、恶心,可用风油精涂抹按揉太阳穴,配合点按合谷穴、内关穴3~5分钟。 中暑重症,出现眩晕、昏迷、抽搐时,可按压人中穴,拇指掐按鼻唇沟中上1/3处,斜向上用力掐按。若出现昏迷、高热面赤、呼吸急促、烦躁不安,可点刺十指指端“十宣”进行放血急救。 若有身热不退、头晕、头痛,可在颈肩、背部脊柱及两侧刮痧,重点在大椎、肩井、督脉及膀胱经;有恶心、烦闷、胃肠不适症状,在肘窝、腘窝处刮痧或者拍痧。刮痧应使用精油或香油作为润滑介质,治疗处需看见皮肤泛红隆起并有斑片状紫黑色痧点,注意不要破皮,治疗完成后病人可感到轻快舒适。 在出汗多的情况下,若只喝水是不能补充到已耗失的气阴,运用中医理论制作茶饮如绿豆百合汤、酸梅汤、j9九游会网址,大麦茶等,既能生津止渴,又能清热解暑,特别适合夏季日常饮用。 中医治疗中暑的智慧并不仅仅体现在药物治疗上。在饮食上,中医也有一套独特的理论。饮食上宜清淡、清凉、新鲜;不宜饮酒、喝咖啡、抽烟、不宜进食辛辣,不宜重油,不宜暴饮暴食。平时可多食用一些甘味、酸味九游APP官网,、苦味,性平微凉的食物,如西瓜、黄瓜、苦瓜、豆腐、百合等,可以帮助减轻暑热之邪对人体的影响。学一点中医药防暑知识,让我们享受清凉一夏吧! 原标题:《【科普引领,医路向前】中医防暑全攻略在此,别再只知道“藿香正气水”啦!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